编前语
按照常理,项目扩容就意味着要增加人员和成本。令人惊讶的是,宁波外理下属海检公司的课题攻关团队首次应用AI技术,竟让这一常理“反转”。码头卡口扩容,不仅未增员,还提升了集装箱铅封查验效率,这是怎么回事?让我们一起探究!
去年,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作业需求,梅山港区对卡口进行扩容,开通8条新车道。负责卡口铅封查验工作的海检公司,在传统查验模式下需相应为新车道增设铅封查验人员20位,将大幅增加人力成本。针对这一情况,海检公司课题攻关小组尝试通过“智慧创新”方式,寻找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。
“当下,AI技术正在兴起,咱们能不能从这里借力突破?”在多轮头脑风暴后,课题攻关小组设想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,通过研发系统实现铅封智能识别。这样一来,系统查验替代了人工查验,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,还能降低人车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。
随着梅山港区卡口扩容的如火如荼推进,时间越来越紧张,而且创新技术有难题,课题攻关小组快马加鞭,迅速投入到研发中。在梅东公司和信通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,课题攻关小组反复测试、调整、验证,最终研发出了适合卡口铅封查验的进箱信息数字化识别系统。
进箱信息数字化识别系统集合全智能化识别、比对、传输等功能,为卡口搭建起了一条完整的自动化识别作业链。当集卡驶入卡口时,铅封查验人员不再需要穿梭于集卡间采集铅封号、箱号等信息,而是通过系统就能轻松掌握多个道口的运行情况,完成集装箱信息采集。此外,该系统识别查验数据准确率较高,且拥有视频回溯功能,可有效减少手动误输入等问题。
“港区卡口扩容后,我们原以为查验的担子会更重,没想到反而轻松了,还能在室内干活,不用风吹日晒!”在卡口工作数年的铅封查验员笑着说道。
今年4月份,随着梅山港区扩容后的卡口投入试运行,进箱信息数字化识别系统也进入测试应用阶段。经测算,仅梅山港区卡口,海检公司可通过该系统年节约铅封查验人力成本近200万元。
来源 理想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