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外理
集装箱智能理货新中心
4月15日,连云港外轮理货有限公司集装箱智能理货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行。中心以先进AI识别技术为核心,配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识别设备,全面提升了集装箱理货的智能化、数字化水平,促进了港口集装箱作业效率和理货服务质量。
集装箱理货作为港口生产的重要一环,其服务效率和智慧化水平对于智慧集装箱码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 连云港外理于2016年启动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规划,2017年上线OCR技术实现初步智能化。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新技术的迭代更新,公司积极调研最新技术趋势,果断着手技术升级。 新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AI识别技术和算法,集装箱理货信息识别准确率高达97%,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,显著提升了企业信誉度和客户满意度。 公司原有集装箱智能理货设备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长达8年,维护费用高。 此次升级改造对识别主机、摄像头、电力线路、网络通信设备等多个板块进行优化,最大程度利用原有设备,综合识别效果远超传统OCR技术,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潜在的识别类目扩展需求。 同时,因识别工艺改进,降低对前沿识别设备的参数要求,节省维护费用及频次。
新中心位于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控制中心内,与码头中控室形成“背靠背”办公、“面对面”沟通的工作交流模式,实现了与码头中控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高效协同办公。
理货数据能够实时同步至中控系统,方便码头调度人员合理安排设备作业任务,科学安排岸桥、集卡等设备的作业任务,优化资源配置。协同解决问题,可以迅速聚集当面协调会商,节约码头生产的每一分、每一秒,为码头生产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“以前,我们常常需要对系统无法识别的集装箱进行人工确认,耽误时间还容易出现差错。现在,新系统识别更精准、理货确认更高效了。”新中心的理货员们开心地说。
采用AI技术后,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识别算法能够准确快速采集并识别集装箱箱号、尺寸、方向、车号等关键信息,大幅提升了识别精准度,降低了人工干预频次,有力的保障了集装箱理货信息的准确率。
由于智能理货系统采取远程监控与管理,理货员从码头现场后撤至环境舒适的办公室,避免了严寒酷暑、日晒雨淋的露天作业和“人机物混合”作业的安全隐患。身处在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控制中心内,作为智能理货的建设者和智慧港口的见证者,他们由衷的感到自豪。
作为连云港外理“5521”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,集装箱智能理货新中心的运营是公司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,标志着公司集装箱理货业务在智能化、数字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,为连云港智慧港口建设贡献出外理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