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
作为一名在外轮理货岗位上奋斗了32年的老理货员,我深刻体会到,高质量发展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立足岗位、脚踏实地、创新突破的生动实践。在此,我想分享下我的思考与感悟。
以“质量第一”为魂
筑牢发展根基
外轮理货是国际贸易链条中的关键环节,是港口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。我们的每一吊计数、每一份单证、每一次与船方的沟通,都直接关系到货物交接的准确性、船舶周转的效率和企业的信誉。记得今年3月份,阳江中理团队在理出口卷钢的过程中,发现已装船的卷钢有2卷受压变形,我们及时通知了代理和发货人,并告知发生残损的主要原因是积载不当,第3层的卷钢把最底层的卷钢压变形。最终通过把残损货物置换,调整配载方案,避免了后续可能发生的重大经济纠纷。
这让我深刻认识到:高质量发展的核心,就是要把“质量第一”的理念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中。
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调整,客户对理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。我们不能满足于“差不多”,而要追求“过得硬”。公司一直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,推行“零差错”目标管理,同时利用先进技术,通过数字化理货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。这些举措让我们的服务效率提升了30%,客户满意度达到98.5%。
这印证了一个真理:只有以国际一流标准为标杆,不断提升自我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以“创新突破”为核
激活发展动能
传统理货依赖人工点数、纸质记录,效率低、易出错。近年来,我们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:无人机航拍货场、AI识别集装箱编号、手持激光盘点仪检测货物体积……这些创新让理货作业实现了“三个转变”: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监控,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,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。今年5月,我司利用激光盘点仪对仓库内存煤进行盘点,解决了客户的痛点。
这让我感受到: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,只要使命在身,理想必达。
高质量发展需要打破惯性思维。我们团队在实践中发现,船舶理货与港口调度之间存在信息孤岛,导致作业衔接不畅。通过跨部门协作,我们设计了实时作业动态更新,将理货数据与港口作业计划实时共享,利于各方均衡作业效率,有效减少船舶在港作业时间,受到多方好评。
这启示我们: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流程的重塑和价值的创造。
以“人人参与”为本
凝聚发展合力
高质量发展不是少数人的事,而是全员的共同事业。我们班组老组长黄叠文,35年如一日钻研理货技巧,总结出“望闻问切”四步工作法:
望——细致观察,洞察表象问题,在拆箱前,仔细查看集装箱外部状况,检查箱体是否存在变形、破损、锈蚀、水渍等痕迹,记录集装箱的封条号码及状态,确认封条是否完整无损、有无被拆动过的迹象。
闻——敏锐感知,察觉潜在隐患,打开箱门后,如闻到有“霉”味,货物有可能有水湿。
问——主动沟通,获取关键信息,当标志不清时,需主动向货主、货代、运输公司等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,了解货物的特性、包装,确认正确无误后才能出证。
切——综合分析,精准处理问题,实现对进口货物拆箱理货问题的精准处理,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,如货物外包装破损,及时通知相关方,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证据留存利于收货人索赔;若货物发生短装,也需及时通知相关方。
黄叠文老组长数十年如一日,总是勤勤恳恳,默默工作。他常说:“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,把平凡的事做精就是不平凡。”这告诉我们:每个岗位都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,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。
高质量发展需要协同作战。今年年初,阳江中理承接大量钢坯理货任务,涉及船舶多,作业时间长,有的理货员在包含春节假期的一个多月都没休息回珠海。公司领导看到眼里,急在心里,通过打破部门壁垒,各方调动人力,发动党员群众,最终很好完成任务,赢得客户高度赞誉。
这让我深刻体会到:只有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当前,全球贸易格局正在深刻变革,我国港口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提升”。作为新时代理货人,我们肩负着三重使命:
一是做质量强国的践行者:以工匠精神打磨每一个环节,让“中国理货”成为全球贸易信任的符号;
二是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:主动拥抱新技术、新模式,推动行业转型升级;
三是做开放合作的纽带:以专业服务架起中外贸易桥梁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做“智慧港口”的奠基者。
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,新征程的画卷正在展开。让我们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胸怀,立足岗位、创新实干,用每一份专注诠释责任,用每一次突破彰显担当。因为我们坚信:推动高质量发展,人人都是主角;实现民族复兴,处处皆有舞台!